物資匱乏的年代,,吃不飽的人很多,,患營養(yǎng)性貧血很普遍,但如今,,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,有些人大吃大喝得了“三高”,,有些人卻因為生活方式太講究反而導致營養(yǎng)性貧血。市第一醫(yī)院血液科主任樊亞群醫(yī)生說,,越來越常見的營養(yǎng)性貧血稱得上是新型“富貴病”,,從門診的情況看,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飲食控制不當,,這應該引起都市人的充分重視,,樊主任還為幾個常見病例做了點評和建議。
病例一
過度忌口也有生命危險
62歲的老林退休沒多久,,心臟一向沒問題的他最近一段時間總是覺得心跳很快,,伴有氣喘,走路也經常覺得無力,,容易疲勞,,他以為自己心臟功能不好了,于是到醫(yī)院心內科做了檢查,,卻沒發(fā)現(xiàn)毛病,,抽血檢查才意外得知,原來自己葉酸,、B12維生素嚴重缺乏,,貧血很厲害。
老林說,,因為血糖高,、肥胖,內分泌醫(yī)生要求他飲食控制,,所以他平時吃東西非常注意,,許多東西都不敢吃。
醫(yī)生的話: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確有老林這樣的誤區(qū),,飲食控制過頭了,。其實糖分的攝入控制的應該是總量,有的含糖量過高的食物及水果應該忌口,,其他的各種肉蛋魚蔬菜都可以吃,,只是總量要有所控制。要知道,,營養(yǎng)不足導致嚴重貧血發(fā)生時,,同樣會危及生命。
另外還有些中老年人,,因為信佛吃齋,,長期吃素,會導致身體缺乏必須元素,,也應補充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保健品,。
病例二
嬰兒只吃母乳臉色蒼白
30歲的王女士隨丈夫從海外歸來在廈門定居,,她放棄高薪工作專心在家哺育寶寶。懷孕和產后一段時間,,她牢牢記住了“母乳喂養(yǎng)好”,,寶寶快一歲了仍然只吃母乳,但漸漸地王女士發(fā)現(xiàn)寶寶雖然身高體重達到標準,,但經??摁[,臉色也很蒼白,,朋友說,,你家寶寶怎么看上去營養(yǎng)不良的樣子啊,?王女士納悶了:“母乳不是最有營養(yǎng)的嗎,?”
醫(yī)生的話:經過檢查,王女士的寶寶血紅蛋白只有6克,,為缺鐵性貧血,,主要原因就是營養(yǎng)太單一。母乳喂養(yǎng)好,,這話沒錯,,但正常足月新生兒從母體獲得的鐵只夠其出生后3—4個月的造血需要,而母乳中含鐵量較低,,應及時、漸漸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,,如蛋黃,、紅肉(可用肉泥蒸蛋)等。
有些兒童挑食,、偏食,,經常吃飯還得家長追著喂,有的孩子特別愛吃肉,,不吃蔬菜和水果,,雖然基本保證了蛋白質和鐵的攝入,但缺少了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,,同樣會導致貧血,。
病例三
腸胃炎癥影響鐵元素吸收
18歲的飛飛放假從澳洲回到廈門,媽媽一見他就心疼不已:眼前的兒子已不見離開時那高大結實的身材和紅撲撲的臉蛋,。一問才知道,,飛飛一個人在異國他鄉(xiāng),基本不吃早餐,,午餐和晚餐也亂吃,,長此以往,,飲食的不規(guī)律造成了慢性胃炎,不利于鐵元素的吸收,。
醫(yī)生的話:這種情況在年輕人中很常見,,上消化道炎癥或潰瘍還可能伴有出血。輕度貧血一般沒什么癥狀,,中度,、重度則表現(xiàn)為臉色蒼白、手掌顏色較白,、四肢無力等,,青少年貧血還會導致大腦供氧不足、記憶力下降,,細胞免疫水平也會下降,。如果40歲以上患有缺鐵性貧血的,則要注意消化道腫瘤的可能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