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與患者的故事
急診部 吳楊玲
有一種職業(yè),,上了班就不知道幾點能下班,,因為充滿了變數(shù)!有人說這里是“菜市場”,,又臟又亂,;也有人說這里是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場,不時響起的120救護車的警報就是他們上戰(zhàn)場的命令,。這里有一群與時間搶生命的人,,一群“女漢子”,,每天奮斗在生死攸關的最前沿,這就是急診科,!
晨會時間,,聽著夜班護士的交班:18床,股骨骨折的患者,,120送入急診......至今未聯(lián)系上家屬,,匯報總值班后經(jīng)綠色通道收入留觀病房......我瞬間明白,哎,,又來了一個沒人要的三無患者,!
見到老人時,他臉色蒼白,,面容痛苦,,不時發(fā)出呻吟,全身衣服污穢,,由于大小便失禁,,身上發(fā)出陣陣臭味。而且這還是個脾氣極度倔強的老人,,不僅不配合翻身,、擦洗,還拒絕提供其一切身份信息,,甚至還謾罵醫(yī)生,、護士。醫(yī)院已按常規(guī)為老人開啟綠色通道,,一切以救治為先,,所有費用由醫(yī)院墊付,。
繁瑣的基礎護理落在了我們護士姐妹身上,。繁重的治療護理之外,還要特別照顧老人的起居飲食,,定時翻身,、拍背、擦洗,,同時還要嚴密觀察老人的心理情況,。老人平時很少主動說話,只要一問到家人聯(lián)系情況,,他的情緒就變得異常激動,,會對著我們發(fā)脾氣,有時還會砸東西,。每天早交班后和下班前,,我都會到病房與老人拉拉家常,,幫助他做做肢體功能鍛煉。漸漸地,,老人的態(tài)度也由不配合變?yōu)椴缓靡馑?,由不好意思變?yōu)楹献鳌K麛鄶嗬m(xù)續(xù)告訴我們,,他是五保戶,,無兒無女,親戚也很少走動,,平時都是居委會定期上門照顧,。通過居委會,我們聯(lián)系上了老人的親戚,,可情況并不樂觀,,親戚們表示負擔很重,沒有能力照顧他,,接下來便是久久無人接聽的電話......飽經(jīng)風霜的老人從我欲言又止的臉上讀懂了一切,。從老人眼中,我看到了無奈與悲涼,。
一眨眼,,一個多月過去了。同樣是一個繁忙的早上,,護士告訴我,,18床老人一直嚷嚷著要找我。我看到的老人情緒低落,,雙眼通紅,。老人用粗糙的手緊緊握著我的手,哽噎地,、近乎央求地說:“護士長,,你們那么忙,還每天花大量時間照顧我,,我真的很感激,!我現(xiàn)在基本能自己活動了,我害怕,,我想回家,,你送我回家吧!”說完,,老淚縱橫……老無所依的痛楚化作淚水,,流進在場每個人的心里。我不敢直視老人悲傷無助的眼神,,心卻開始抽搐:“我再幫您聯(lián)系家屬,,好嗎,?”我知道,這時所有的安慰都是蒼白無力的,!從那天起,,老人開始話少了,不加掩飾的失望,,眼睛老是盯著窗外瞧,,似乎在期盼著什么……

唯信任和理解不可辜負!這刺激著我們急診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,,是誰說醫(yī)院是個只管治病,,而冷酷無情的地方?是誰說人與人之間只有冷漠,,沒有人情味,?我們要用滿腔的熱忱,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自己對社會,、對患者的責任,!讓關愛的陽光照到老人及每位患者的心里。
經(jīng)過院領導與居委會積極協(xié)調,,老人被安全送回他所謂的“家”,,由他的外甥照顧。后來又住進了社區(qū)養(yǎng)老院,,安度晚年,。我的一顆心也終于踏實下來。
每天我們都在接診不同的病人,,我們總在重復著我們的憂傷和快樂,,每天有很多人從這里健康的走出去,也有很多生命在這里劃上句號,,但是彌散在我們急診病房里的溫情,,卻一直沒有改變過……
“有時去治愈,經(jīng)常去幫助,,總是去安慰,?!泵绹佤敹噌t(yī)生的墓志銘時?;厥幵谖业哪X海里。醫(yī)學是愛的產(chǎn)物,,人類心底的善良是醫(yī)學的根本,!其實,溫暖來自外界,,更來自每個人內心,。如果人人都獻出愛,,世界就不會有冰冷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