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主要針對膀胱肌層有腫瘤浸潤的膀胱癌,、沒有膀胱肌層浸潤但有復發(fā)高危因素的膀胱癌、卡介苗治療無效的原位癌,、反復復發(fā)的沒有膀胱肌層浸潤的膀胱癌,、膀胱腔內廣泛的腫瘤且沒辦法做經(jīng)尿道膀胱腫瘤切除的膀胱癌、一些特殊病理類型的膀胱癌,,是膀胱癌手術治療方式中一種重要的手術,。
膀胱切除后,必須把尿液引流到體外,,目前有兩種主要的引流尿液的方式:一,、回腸代膀胱腹壁造口術,,尿液通過輸尿管經(jīng)一截回腸從腹部流出來;二,、回腸原位新膀胱術,,尿液通過輸尿管經(jīng)一截回腸從原來的尿道流出來。這兩種尿液引流的方式,,各有不同的優(yōu)點和缺點,,具體采用哪種手術方式,要醫(yī)生根據(jù)病人的病情和病人的意愿做選擇,。
住院期間注意事項:
1. 術后早期怎么配合醫(yī)生護士密切觀察,?
這個手術結束時,病人身上的引流管是比較多的,,有切口引流管,、新膀胱造瘺管、導尿管,、胃管,、輸液管道,作為家屬,,要配合醫(yī)生護士觀察以下內容:①.觀察記錄各個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和顏色,,方便醫(yī)生及時判斷是否有出血、堵塞或腸瘺等,;②.觀察引流管引流是否通暢,,防止翻身時引流管脫落、打折或受壓,;③.觀察尿液或新膀胱沖洗液中的腸粘液的多少,,配合醫(yī)護人員沖洗引流管,清除腸粘液,,保持膀胱造瘺管和導尿管通暢,。
2. 手術后多久可以活動?
由于膀胱癌絕大部分是老年人,,加上手術大,,臥床時間較長,容易出現(xiàn)肺部感染,、靜脈血栓形成和腸粘連,,因此術后都鼓勵早期活動,可以有利于預防血栓形成,、肺部感染和腸粘連,,所以多翻身,鼓勵四肢多活動,術后3-5天看病人的情況就可以在家屬協(xié)助下下床活動,,當然要注意保護切口,,防止切口裂開,還要保護各個引流管防止脫落,。
3. 手術后多久可以吃食物,?吃哪些食物?
由于做過腸道手術,,和其他手術比,,開始進食的時間要晚些。一般在手術后72小時,,如果病人沒有明顯腹脹,,可以夾閉胃管,少量飲水,,肛門排氣后,開始進流質飲食,,根據(jù)腹脹情況,,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。在留置胃管期間,,如果有高血壓等需要服用口服藥,,可以夾閉胃管,少量飲水輔助服藥,,半小時后開放胃管,。早期主要是清淡,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,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,。由于做過腸道手術,容易出現(xiàn)腹脹的情況,,所以需要適當給予一些通便的藥物,,多吃蔬菜水果,飲食葷素搭配,,盡量保持大便通暢,。如果出現(xiàn)腹脹,但肛門仍在排氣,,可以減少進食量,;如果腹脹加重,并出現(xiàn)肛門停止排氣,,伴惡心嘔吐,,需要停止進食水,并立即向醫(yī)生匯報。后期鼓勵吃高蛋白,、高熱量,、高維生素的食物,同時避免刺激性的食物,,尤其是辣椒,。戒煙,盡量少飲酒,。
4. 什么時候拔除導尿管和膀胱造瘺管,?
手術后2-4個星期左右視病情拔除導尿管(連同雙側輸尿管導管),并夾閉膀胱造瘺管,,自己定時排尿,,觀察是否有尿失禁,并每1-3小時排尿1次,,維持每次尿量在200-300ml左右,,排尿時用手按壓腹部增加腹壓,必要時蹲下排尿,,促進每次尿液排盡,,然后開放膀胱造瘺管并記錄引流出的尿量,向醫(yī)生匯報,,由醫(yī)生決定是否拔除造瘺管,。若殘余尿量超過50ml,則可能存在排尿不暢,,需要繼續(xù)留置造瘺管并積極查找原因,,給予相應處理,包括排尿方式不正確的要學會正確的排尿方式,,尿道擴張或手術治療,。
出院后注意事項:
1. 在家中手術切口有什么注意事項?
如果早期出院,,未拆線和保留切口引流管和新膀胱造瘺管的病人,,按照出院醫(yī)囑,按時拆線,、換藥和拔除引流管,;如果1個月之后沒有拔除新膀胱造瘺管的,每個月需要更換造瘺管,;傷口敷料被少量浸濕,,需要換藥;傷口完全愈合后才能洗澡,,傷口表面結的痂,,不要強力撕扯,要待其逐漸軟化自行脫落;如果出現(xiàn)切口紅腫,、疼痛,、滲液及出血,要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,,要排除感染和腸瘺可能,;切口愈合時可有皮膚發(fā)癢,一般也屬正常,,劇烈時可去皮膚科就診,;術后3個月內盡量使用腹帶保護切口,降低咳嗽或大小便時切口裂開及切口疝的風險,。
2. 如何鍛煉新膀胱,?
術后早期需要做好新膀胱的功能訓練。
①. 尿管和造瘺管拔除后,,根據(jù)飲水量和尿量決定排尿間隔時間,,一般1-3小時,記錄每次排尿時間及尿量,,維持每次尿量在200-300ml左右,。
②. 排尿時以手按壓腹部增加腹壓促進每次尿液排盡,防止有殘余尿,。
③. 訓練有意識的主動排尿,,根據(jù)本人的生活習慣及活動要求,,制定排尿次數(shù)和時間,,一般指導病人白天排尿6-8次,晚上排尿2-3次(鬧鐘叫醒),,每次間隔時間2-3小時,。
④. 記錄排尿日記(排尿時間、尿量),,盡可能按排尿計劃,,定時排尿,逐漸建立接近生理狀態(tài)的排尿習慣,,讓大腦皮層建立新的儲尿排尿反射,。
3. 尿液很渾濁,還有鼻涕樣的東西,,該怎么辦,?
由于利用的一截回腸做的新膀胱,這截腸管也會分泌腸粘液,,一般半年或一年后會慢慢減少,。如果腸粘液多,容易堵塞管道或尿道,造成引流尿液或排尿不通暢,。因此,,平時應該多喝水,可以服用碳酸氫鈉片堿化尿液,,以減少腸粘液分泌,;如果粘液確實多,引起堵塞,,在有導管的時候,,需要間斷沖洗治療;如果沒有導管,,引起排尿困難,,需要放尿管沖洗粘液。
4. 每天要喝多少水,?飲食有什么注意的,?
新膀胱引起的鹽丟失綜合癥如果程度較重時會引起低血容量,脫水和體重下降,。因此要確保術后每天2000-3000液體入量(包括飲水,、飲料、湯等流質飲食),,同時還要增加患者飲食中鹽的攝取,。建議經(jīng)常監(jiān)測體重。
飲食均衡,、多元化,,注意營養(yǎng)的合理搭配,避免攝取辛辣刺激以及海鮮類的生冷食物,,食物要注意細,、軟、爛利于消化,。
5. 出現(xiàn)排尿異常怎么辦,?
回腸原位新膀胱術后,可能出現(xiàn)的排尿異常,,常見的包括尿失禁和排尿困難,。不完全性尿失禁術后早期發(fā)生率高,夜間比白天明顯,,但一般會慢慢恢復,,到術后1年左右,白天尿失禁發(fā)生率為8%-10%,,夜間尿失禁為20%-30%,;有經(jīng)驗的醫(yī)生,,術后發(fā)生尿失禁的比例會更低。
尿失禁主要以功能訓練為主,。對于夜間尿失禁,,應囑病人睡前少飲水,鬧鐘夜間喚醒排尿,,做提肛動作加強提肛肌訓練并加強營養(yǎng),。原位新膀胱病人尿失禁,輕微者不需要特殊治療,,隨時間延長,,尿失禁會逐漸好轉。
排尿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:1)排尿方法不當:正確的排尿方法很重要,,文章前面已經(jīng)講過做法,;2)尿道和膀胱吻合口狹窄:做尿道造影和尿道鏡檢查,確定后可以定期尿道擴張,,或手術切開狹窄,;3)不明原因:長期導尿,或新膀胱造瘺,,或間歇性自我導尿,。
6.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后,腫瘤還會復發(fā)嗎,?
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后,,雖然膀胱已經(jīng)切除了,但腫瘤還是會復發(fā)轉移的,。一般術后5年無腫瘤復發(fā)生存率可以高達68%,,10年達60%。尿道腫瘤的復發(fā)率約為1.5%-7%,。當然還有雙側腎盂和輸尿管也可能再長和膀胱同類型的腫瘤,。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(fā),、進展以及遠處轉移,,和膀胱癌的病理級別和分期密切相關,一般術后2年內發(fā)生率最高,,第3年逐漸降低,,3年之后相對較低了。
7.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后,,還需要做抗腫瘤治療嗎,?
根據(jù)膀胱癌的病理級別和分期,一部分高危病人,,如果病人的身體狀況還可以,,病人也愿意接受,,是可以做輔助化療來降低腫瘤復發(fā)風險的。如果術后的病理結果發(fā)現(xiàn)有盆腔淋巴結轉移,,就更需要做輔助化療,。當然也可以做輔助放療。有人很信任中醫(yī),,中醫(yī)對腫瘤的防治還是有一定的作用,,但中醫(yī)治療的具體治療方案可以咨詢信任度高的醫(yī)院的專科醫(yī)生,,不要聽信非醫(yī)療機構人員的吹噓和廣告,。
8. 要如何進行術后復查?
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手術后的復查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:
①.腫瘤復發(fā)轉移的檢查評估(根據(jù)腫瘤的分期不同而有所不同,,具體以醫(yī)生交代為準),;
②.手術并發(fā)癥的復查,包括輸尿管是否有狹窄或返流,、尿潴留,、感染、結石,、尿失禁和腸代膀胱之后的代謝異常(術后第1個月,、第3個月、第6個月:尿常規(guī),、血常規(guī),、肝腎功、電解質,,必要時血氣分析,;泌尿系超聲檢查(含膀胱殘余尿測定);術后1年每6個月:檢查項目同上,;根據(jù)檢查結果,,加做尿流動力學檢查、靜脈腎盂造影,、尿道造影檢查,。)
術后需按期進行相關檢查
(1)超聲檢查:監(jiān)測殘余尿量、腎臟形態(tài),;
(2)膀胱尿道造影,、反流造影:了解新膀胱形態(tài)、容量,,有無尿道狹窄,,有無輸尿管反流;
(3)靜脈尿路造影:有無腎積水,;
(4)尿動力學檢查:了解新膀胱壓力,、容量,、順應性;
(5)膀胱尿道鏡:了解有無尿道腫瘤復發(fā),。
如果出院后出現(xiàn)排尿困難,、下腹膨隆、腰痛,、發(fā)熱大于38.5攝氏度等癥狀要及時就診,,延誤診治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。